在丹麥根據Jorgenson & winge 一九八七年的資料,指出約74%的羽球傷害是過度使用所造成、12%屬於肌肉拉傷、11%是韌帶扭傷、1.5%是骨折、1.5%是挫傷。平均每年休閒和優秀羽球選手傷害的發生率是0.85次,或是每千小時占2.9次,而一九八九年荷蘭Galen發現較低的傷害發生率是每千小時占1.6次,又荷蘭統計出每百名羽球參賽者需住院治療者占0.4人、與網球的0.7人、足球的3.9人傷害發生率比較屬偏低。Joegensen & Wing 也指出每個球季中,男性比女性容易受傷,比率是0.9次比0.78次,而且比賽時男性也比女性容易受傷,比率是2.8次比2.1次每千小時的比賽,推論原因是男性羽球的強度較大、速度較快。若以球季來計算,優秀球員較休閒球員容易受傷,比率是0.92次比0.70次每球季,可是以羽球運動時間計算,休閒球員比優秀球員較易受傷,比率是3.1次比2.8次比2.8次每千小時的羽球運動,歸結原因是較長的運動時間,促使優秀運動員受傷,而休閒球員有較高的受傷率是歸因於訓練、適能、技術、裝備等因素較差。不像其他運動,優秀羽球選手在訓練時,由於會參與更多種方式的訓練,因而與比賽時的受傷率相比是3.1次比2.3次每千小時,若訓練缺乏時,比賽時的傷害機會可能就會增加,因此拿捏適量的訓練,方可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。
- May 23 Sat 2009 15:01
運動傷害發生率
- May 23 Sat 2009 14:54
運動傷害部位之百分比
下肢傷害最常發生,占58%、上肢傷害占31%、背部傷害占11%、下肢的足部與踝部最常發生傷害、足部占26%、踝部占21%,以上是根據一九八七年於丹麥的研究。眼的傷害在羽球運動是占第三位。各種傷害中,以跟腱痛占第一位,接著是手肘痛、膝前部位痛、足底筋炎與大腿肌肉拉傷。而跟腱斷裂在有組織的羽球隊伍中較少發生,但卻較常發生在年齡較大的休閒球員 (Nistoy 1981),年輕時參加比賽,現在中年時只休閒式的運動,每週只有 1-2 小時。
創傷性的羽球傷害依據 lorentzon等人一九八四的報告,比賽時足部位置不正確所引起的扭傷最常發生,占40%、動作過度的肌肉拉傷占38%、失去平衡或速度太快所引起的跌倒占14%、擊打引起的挫傷占8%。
- May 23 Sat 2009 14:32
運動傷害及防護導言
羽球是世界上最盛行的一項運動老少皆宜,而且有不同曾次的比賽,一九九二年的 Barcelona,羽球項目首次於奧運會舉行比賽,羽球比賽時雖然使用的球拍及羽球較其他項目輕,比賽起來可是需要快速移動與突然改變方向,尤其高水準的比賽,反應要快、速度、協調性、體能調整更趨重要,羽球的技巧看似容易,然而高級技能與訓練還有很多要加強,才能達到高水準的表現。
通常二盤或三盤的比賽,大約十五分到一小時就可以結束,每當錦標賽時可能一天有好幾場比賽,加上單打、雙打、混雙等在幾天中,可能要比賽好幾個小時,因此最容易造成過使用(over use)的傷害。